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时尚文化网

  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画出以中国为中心的《坤舆万国全图》。传统横版世界地图“横行”逾400年,在大众对世界地理的认知上打下烙印。

  20年前,中国学者郝晓光开始研究编制竖版世界地图,旨在传统横版突出东西半球世界地图基础上,更加清晰地描述南北半球与世界的地理关系。历时10多年努力,他创新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2013年“横空出世”。

  横、竖看世界,有何大不同?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郝晓光研究员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独家专访,细说他与竖版世界地图的不解之缘。

横竖看世界,有何大不同?——专访竖版世界地图编制者郝晓光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郝晓光研究员。

  为何编制竖版世界地图?

  郝晓光介绍说,人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横版世界地图,最初模本的作者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1584年绘制。“虽然这一版本适用于表达东西半球的地理关系,但不足在于南北半球的变形较大且与周缘地区的相互关系不太明确。”

  比如,在横版地图上,南极洲显示出来的面积为澳大利亚的3.8倍。而且,南极洲似乎与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这三块大陆是平行关系。但在竖版地图上,南极洲的面积只有澳大利亚的1.8倍,而且是被三块大陆所环抱。

横竖看世界,有何大不同?——专访竖版世界地图编制者郝晓光

横版世界地图(东半球版)(郝晓光主编,湖南地图出版社2014年出版)

  类似这样的视觉误差,不但容易使普通公众产生错误认知,而且一些专业领域也受影响。

  郝晓光认为,世界地图有东西半球版,就应该有南北半球版,否则难以完整展现地球的面貌。他研究编制竖版世界地图,就是要让那些被传统世界地图隐藏的事实显而易见,同时用多元和多角度的方式,全面展现中国与世界的地理关系。

  地球仪还不够显而易见吗?有地球仪何必还要大费周章地绘制平面的世界地图?这是郝晓光面对最多的质疑。他说:“地球仪可以准确地把握世界,但是它不具备一览性,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只能看到半个地球。”

  传统的横版世界地图,无论以太平洋为中心的亚太版还是以大西洋为中心的欧美版,都属于“经线世界地图”,适用于表达东、西半球的地理关系。

  郝晓光指出,“经线分割地球仪的投影方式,就好比把一只苹果纵向剖开拉平,必然会造成南北极地的变形,并且模糊与周缘地区的相互关系”。因此,编制既能准确、清晰表达南北半球地理关系,解决南北极变形问题,又能让大多数国家和民众都能接受的竖版地图,不仅必要,而且必需。

横竖看世界,有何大不同?——专访竖版世界地图编制者郝晓光

横版世界地图(西半球版)(郝晓光主编,湖南地图出版社2014年出版)




上一篇那些被忽略的海派书画名家

下一篇中国沿黄九省(区)联袂推介黄河文化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