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文化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热度:

  本届文博会上,有一尊重量级国宝,那就是耗用100多公斤黄金、100多公斤翡翠,100多克拉的钻石,数千粒红蓝宝石、祖母绿、珊瑚、绿松石、珍珠,20多位大师历时两载,以花丝镶嵌、金錾、玉雕技艺等中国传统宫廷手工艺绝活铸造而成。金玉观音蕴涵着中国佛教的文化和悠远的文明。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宝的作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一兵先生。
  潜心构思
  
曾一兵早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当过北京首饰厂厂长、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创作完成了引起轰动效应的作品《金銮宝座》、《金玉九龙壁》、《金玉大佛》。
  1995年时,曾一兵夫妇在创作完成世界首尊《金玉大佛》之后,居然开始构思一个规模宏大、更有深度的作品——金玉观音。夫妇俩背起画夹,再次走访各大名山,深刻领略汉唐雄风中的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经过反复构思,他们的设计到底成型了,一面八臂的观音:她含笑垂目,婉丽端庄,身前双手取吉祥印,其余六手各有白莲花、金刚杵、宝箭、净瓶、天眼等法器。为了形象更有亲近感,他们甘冒技术上的很大风险,将观音设计为极度前倾的“S”形体态。
  天衣无缝
  
金玉观音不施任何颜色,全是黄金的本色,却能产生丰富的色彩和肌理效果。曾一兵和工匠们把100多公斤的黄金融化,然后做成平均1.2毫米的200多块金片,每一个工匠负责金像的一部分,每一块金片都根据作品的需要,根据凹凸起承,正面背面反复而谨慎地用手工击打。
  肌肤出来了的温润效果,是用金刚砂把金片反来覆去地打毛,变为金色的雅光,形成指甲就指甲、皮肤就皮肤的感觉。衣服有着汉代神秘、唐代华贵的风格,为了制造丝绸锦缎的效果,工匠们在衣服金片上总共雕了20多万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小小的旋纹图案。
  加工中,头像是最难的部分,背后敲,正面敲,反复敲,五官出来后,再细致地雕琢,找表情,找感觉。每个工匠,将自己承担的金片拼合焊接,根本找不到焊点和接口,成为一个整体。金玉观音全身真正地做到“天衣无缝”,金身成了。
  终归南山
  
1997年7月14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珠宝石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等单位的11位专家经过三天的论证,签署了《金玉观世音鉴定书》,一致确认:金玉观世音无愧为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史与佛教造像史上的稀世瑰宝。评估部门邀请权威专家鉴定,金玉观音价值1.92亿元人民币。
  1998年海南三亚南山文化苑开放,可是整个景区和南山寺却没有一尊佛像。在中国佛协的牵线之下,双方一拍即合,相得益彰。1998年10月,金玉观音从深圳被护送到三亚的南山寺。同年12月,国宝观音荣获吉尼斯记录证书。
  曾一兵告诉记者,几年来,已有400多万国内外游客前往三亚瞻礼金玉观音。金玉观音因无法运到深圳,此次文博会上展出的是用8.3公斤黄金做的设计样,也同样具有很高价值。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香港佳得士将拍卖罕见珍品

    下一篇:国内珠宝企业急需“走出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