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商周是青铜文明的高峰,是文字体系完备、文化思想活跃,元典文明的诞生时期。秦汉是统一王朝的开创时期,是统一措施有力、统一制度奠基、统一文化发展、统一民族形成的关键时期。唐宋时期,是在北魏民族融合和隋朝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盛世。唐代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文化高峰,北宋是中华文化由大气走向精致的关键时段,形成了以长安-洛阳-开封为代表的中国大古都东西轴线的“黄河时代”。

  书中收入的国宝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黄河文化的主脉。西周晋侯鸟尊青铜器,这件器物以伫立回首的凤鸟为造型,构思奇特,制作精细,装饰华丽,器物铸铭为“吾侯作向太室宝尊彝”。经研究,器物出土地的山西曲沃北赵村为晋侯墓地,这件器物的主人为第一代晋侯燮父。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唐叔虞受封为唐,其子燮父改号为晋。晋国文化以及其后的三晋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成为当时主流文化的重要脉络,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三彩载乐伎骆驼俑,是由三彩牵驼胡人俑、三彩骆驼俑、乐师歌伎等10件构成。其中,骆驼引颈嘶鸣,驼峰上置驮架平台,七位身态各异的专注演奏的乐师簇拥着一位歌伎,驼前有一个牵驼的胡人俑,呈现出一组混合的小型乐队演出的盛景。唐三彩是唐代出现的黄、绿、褐等低温彩色釉陶器物,多以动物、人物俑最常见,其绚丽斑斓的艺术效果,生动写实的艺术造型,真实反映了大唐王朝的繁盛,尤其是大量多样身份的胡俑,反映了大唐对外交流兼容并蓄的社会氛围,也是唐代走向世界,文化自信的真实反映。

  以周、汉、唐的三种器物,直观地反映了黄河文化的主脉,使我们可以窥探历史时期的中华盛景,从中体味屹立在世界文化顶峰的自信与博大胸襟。

  国宝中的黄河文化魂脉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通过对黄河文化的考察,我们可以感知中华民族增强凝聚、走向强大的内在动力,这个动力就是包容。中华民族通过包容这个文化基因,实现了历史时期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逐渐凝聚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大文化共同体。

  区域间各个族群交流交往交融的表现是文化的认同。四川成都百花潭10号墓中出土的东周嵌错宴乐水陆攻战纹铜壶,无论其造型还是装饰,都是典型的中原器具和中原风格。结合三星堆器物的发现,经过不断的交融与演进,东周时期四川地区的出土器物,甚至就是中原的典型器物。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店子汉墓壁画所展现的画面,除了部分游牧风情外,更多的呈现了中原农耕社会的贵族风貌与儒家风尚,反映了边地的中原化趋势。而在宁夏盐池县苏步井乡窨子梁唐墓中,发现的石刻胡旋舞墓门,其墓葬结构为典型的中原形式,墓志书写为汉字,墓主则为唐大月氏“昭武九姓”中的何某,应为中亚以经商著称的粟特人中的一支,胡旋舞以美艳绝伦、回雪飘逸而风靡中原。窨子梁墓所展示的唐代粟特人融汇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形成的最好例证。

  汉唐盛世的文化包容,促进了各个族群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这种文化上的认同,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不断壮大,在“和而不同”的包容中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在保持活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彼此的认同感与凝聚力,这可能就是中华民族日趋强盛不断壮大的魂脉所在。

  这本书所介绍的9件国宝,不但让我们了解了9件国宝本身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鉴赏了相关类别文物的内在魅力,也从不同角度让我们认知到黄河文化所反映的中华文化的根源、主干、魂脉,我们期待更多反映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精品图书问世。

  (《国宝中的黄河文明》,张得水、武玮主编,大象出版社出版)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敦煌壁画中的供养人:莫高窟真正的缔造者

下一篇:知识点丨中国古代的马术




  相关推荐